设为首页 · 收藏本页 · 帮助信息
新闻频道
枞阳县1—7月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
时间:2013年08月29日信息来源:县政府网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枞阳县1—7月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
压力容器生产线

  6月4日,省委书记张宝顺来枞阳调研县城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时强调,枞阳县要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,努力在安徽走出一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。今年以来,枞阳县坚持看工业化抓园区抓项目抓产城一体、看城镇化抓县城抓集镇抓美好乡村,各项工作“有力度、有成效”,经济社会发展“稳中求进,进中见好”。县域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呈现出“二快二稳二超”的良好发展态势: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快于去年同期3.7个百分点,规模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市第一,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.4个百分点;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水平;财政收入、省“861”及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分别超时序进度4.6个百分点、1.7个百分点。

  正思路,描绘发展新蓝图

  在当前宏观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的大背景下,我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,绝大部分指标总量全市领先、增幅超全市平均水平,是全县上下贯彻年初县委提出的“深入解放思想,大胆改革创新”、县政府提出的“坚持政府工作项目化”的结果。

  “我们面临‘标兵渐远、追兵逼近’的局面”,县委书记汪恕东在分析当前我县经济形势时依然有“危机感”;“我县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是形势乐观,但又不能盲目乐观”,县长罗成圣在政府全会上表示了“忧患意识”。

  如何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引向深入,如何在抢抓机遇应对持挑战中实现跨越发展、争先进位,枞阳首先把加快发展、科学发展的重心落在了“统一思想不争论”上。矢志不渝地实施“五大战略”,推进“四化同步”。在这一思路上,枞阳自我加压,咬定四大目标不动摇:坚持守住完成县人代会确定的年度发展目标,坚持与全国、全省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,推动县域发展考核在全省“不断进位”、在全市“争二望一”,推动绿色枞阳、实业枞阳、活力枞阳、幸福枞阳建设。

  兴产业,集聚发展正能量

  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,坚持招商引资“一号工程”地位,瞄准县域工业首位产业,实施产业招商、精准招商。华茂国际纺织城、奥海服饰、利俊针织时装先后开工建设;汽车自动防撞器项目年内开工;玄武岩纤维、竹制品生产线开工在建,三公山风电前期工作顺利推进。县域纺织服装产业、汽车零部件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。强力实施市政府工业投资“1638”计划,继续开展工业“三年倍增”行动,前7个月完成工业增加值39.5亿元,同比增长16.35%,产销率97.99%。全社会用电量为46135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3.14%,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9859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1.8%。上半年全县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.23亿元,增长109.06%。

  围绕建设沿江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,抓住安徽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,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。陈瑶湖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建和朝龙粮油、凤翔土鸡安徽省名牌产品申报工作积极推进;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,全县50亩以上规模种养面积达到51.9万亩;开展示范社创建工程,新增省级示范社1家(旭隆养殖),已注册家庭农场17家;新增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(枞阳媒鸭)、枞阳黑猪省级保种场2家;10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积极推进。

  全面落实已出台的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”,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来抓,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极大推动县委、县政府提出的“活三”工程。浮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,详规也编制完毕;大运集团投资5亿元的大运车辆综合市场项目开工在建;缘酒文化园、晓春生态园等一批文化休闲类项目先后开工。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.62亿元,占计划的37.5%,同比增长14.3%;1-7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.02亿元,同比增长26%;实现进出口总值1015万美元,其中进口316万美元,同比增长239%。

  重民生,共享发展新红利

  年初安排的30多项城市重点工程全面展开,已完成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投入3亿多元。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规划评审,上码头地区规划已完成方案深化设计,汪沟湖公园规划已完成优化修改正按规定程序报批;绿道规划已完成。麒麟镇、义津镇、浮山镇、项铺镇、金社乡和白梅乡6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垃圾中转站即将投入使用。30个美好乡村建设正加紧进行,同时开展沿主干线乡镇环境专项整治行动。县城青山北路、和煦路、金坛路、蒲洲路等相继开工,银塘路综合整治工程两侧人行道、绿化带等已基本完工,文化墙工程正在施工,邮政局宿舍楼改造正在进行方案设计;规划展示馆年内开馆试运行。 实施33项民生工程,总投资9.37亿元,其中县级配套1.07亿元。至7月底,已到位财政资金7.3亿元,已拨付财政资金6.4亿元。全县本科达线6045人,比去年增加734人,再次名列安庆市第一。出台《推进自主创新工作奖励办法》,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,完成各类专利申请179件。县中医院完成搬迁开诊运行,县妇幼保健院主体完工,疾病控制中心主体封顶;完成贫困结核病人救治任务数的91.8%,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任务数的84.6%。浮山摩崖石刻成功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141个自然村的联网工程建设,全县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;全民健身示范县试点工作全面开展。全力争创第三届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森林城市。“幸福大伞”次第撑开、幸福指数节节攀升。刘静

(作者:佚名编辑:admin)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